原来摸猫头,在猫眼里根本不是“被撸”,而是被盖章“自己人”。
很多人以为猫高冷,手一伸过去就躲,其实问题出在摸错了地方。
摸头,尤其是额头和耳后那一小块,猫不仅不躲,还会把脑袋往掌心拱,像盖章一样来回蹭。
这不是撒娇,是猫在确认:味道对了,是家里人。
猫打招呼不靠握手,靠蹭头。
两只猫第一次见面,先拿头互蹭,交换气味,等于交换名片。
人伸手摸猫的头,猫接收到的信号就是“对方在跟我换名片”。
要是手上有熟悉的味道,猫会立刻低头,甚至眯眼,表示“名片已签收,信任值+1”。
母猫舔崽也从脑袋开始。
小时候被舔的记忆留在身体里,成年后谁碰脑袋,谁就自动获得“母猫滤镜”。
所以猫被摸头时,会突然定格,像被按了暂停键,那是舒服到不敢动的信号。
猫的胡须像自带雷达,手掌靠近时,胡须先测风速,再测距离。
只要动作慢,猫就能判断“这不是攻击,是抚摸”。
雷达通过,猫才放心把最脆弱的头顶交出去。
有人试过从背后突袭,猫直接弹开。
道理简单:视野盲区+突然靠近=危险。
正确姿势是蹲下来,把手背先伸到猫鼻子前,让它闻。
闻完没退,再翻手摸头,成功率直线上升。
摸头时别急着来回搓,先定点轻压,猫会自己调整角度,哪块痒哪块贴过来。
像按摩店的老顾客,猫心里门儿清:力度对了,就闭眼享受;手法潦草,耳朵一甩就走人。
最逗的是,猫被摸爽了,会伸出前爪轻轻踩奶,那是把人的手当成小时候的奶垫。
踩两下,再舔舔人的手指,等于回礼:“名片我收了,下次还来。”
下次猫把头顶递过来,别犹豫,那就是VIP通道。
摸对了地方,猫会把人写进自己的气味通讯录,从此路过都要蹭一下,生怕味道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