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只巴哥犬,胖乎乎的身子,脸上全是褶子,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,蹲在门口盯着你,好像在说:“快来陪我玩!”这种小狗,模样憨厚,性格又好,难怪几百年来,从中国到欧洲,走到哪儿都招人爱。巴哥犬的故事,从古老的中国到现在的全球流行,充满了趣味和温暖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只“皱巴脸”小狗的那些事儿。
巴哥犬的起源,得从中国说起。大概400年前,这种小狗在中国被精心培育,可能是从北京犬或者其他扁鼻狗那儿来的。它们的脸扁扁的,鼻子短得几乎看不见,特别符合当时中国人的审美。你想想,那时候的人觉得这种“皱巴脸”特别有福气,养在家里就像个小福星。后来,16世纪的荷兰商人看上了这小家伙,把它们带回了欧洲。到了荷兰,巴哥犬一下成了“网红”,连皇室都爱不释手,成了贵族的宠物。
到了17世纪,巴哥犬跟着荷兰人又“移民”到了英国。英国人一看,这小狗太有意思了,干脆给它起了个新名字,叫“荷兰犬”。不过,英国人可没闲着,他们对巴哥犬的品种动了点手脚,改良了一下,让它的体型更匀称,毛色更亮眼。到1877年,英国人还从中国引进了黑色巴哥犬,打破了之前只有浅黄褐色的局面。从那以后,巴哥犬的“家族”越来越丰富,颜色有了银色、杏色、黑色,个个都像小模特似的。
巴哥犬的长相,真是让人一看就忘不了。它们的身体像个小方块,肌肉结实,腿不长不短,走路的时候屁股一扭一扭,像在跳舞。头大大的,圆得像个皮球,但绝不是“苹果头”。脸上那些褶子,像是老天爷用笔画上去的,特别有个性。眼睛又大又黑,亮晶晶的,盯着你的时候,好像能把你的心都看化了。耳朵呢,有两种,一种叫“玫瑰耳”,小巧地往后折;另一种叫“钮扣耳”,往前耷拉着,盖住耳朵眼儿,后者更常见,也更讨喜。
说起巴哥犬的性格,那真是没得挑。它们脾气好,温和得像个小暖炉,成天乐呵呵的,特别喜欢跟人腻在一起。你回家的时候,它准会摇着小尾巴冲过来,恨不得扑到你怀里撒娇。它们对小朋友尤其友好,特别适合有孩子的家庭。别看它个子小,巴哥犬还有点“护主”的本事。平时不爱乱叫,可一旦有陌生人靠近,它那低沉的吠声,能让人以为门口站了只大狗,唬人有一套。
不过,养巴哥犬也不是一点麻烦没有。它们脸上那些褶子,容易藏脏东西,不常清理就可能有味道。泪痕也是个问题,眼角老是湿漉漉的,像哭过似的,得经常擦。还有,巴哥犬有点“贪吃鬼”的潜质,啥都吃,喂多了容易胖。体重一般在6到8公斤左右,肌肉结实就好,千万别让它胖成个小球。还有个小毛病,它们睡觉爱打呼噜,声音跟小老头似的,夜深人静的时候,听着还挺逗。
巴哥犬的价格也不便宜,一般在3000到12000元之间,具体看品相和血统。纯种的、毛色好的,价格自然高一些。想养的朋友得做好心理准备,这小家伙虽然好伺候,但吃喝拉撒也是一笔开销。尤其是它们不挑食,你得管住自己的手,别老喂零食,不然它那小肚子可收不住。
说到巴哥犬的历史,还有个挺有意思的事儿。17世纪,威廉三世当英国国王的时候,巴哥犬成了皇室的“吉祥物”。据说,威廉三世特别喜欢这小狗,走到哪儿都带着,巴哥犬也因此成了“皇家爱国者”的象征。这么一想,巴哥犬可不只是宠物,还带着点历史的光环,怪不得那么多人喜欢。
养巴哥犬还有个好处,它特别适合住楼房的人。它们不像大狗需要大院子跑来跑去,室内活动就够了。每天带它遛一遛,晒晒太阳,它就满足得不得了。而且,巴哥犬的毛短,掉毛不多,打理起来省心。唯一要注意的是,它们有点怕热,夏天得给它找个凉快的地方,别让它中暑了。
巴哥犬和斗牛犬长得有点像,但区别还是挺明显的。斗牛犬的耳朵永远是竖着的,像两把小扇子;巴哥犬的耳朵却是耷拉下来的,像两片小窗帘。还有嘴巴,巴哥犬的嘴短得像奔驰车标,斗牛犬的嘴合起来更像个“W”。这些小细节,仔细一看就能分得清。
巴哥犬的寿命一般在12到15年,算得上长寿的小狗了。只要照顾得好,它们能陪你很多年。它们忠诚得像个小跟班,对主人特别依恋,但也有点小嫉妒心。比如,你要是抱别的狗,它可能会在一旁瞪着你,像是说:“喂,我才是你的心头肉!”这种小情绪,反而让它更可爱。
说到这儿,你是不是也想养一只巴哥犬了?它们不光是宠物,更像是个会撒娇的小伙伴。养了它,你家可能每天都得热闹起来。不过,养之前得想清楚,你有时间陪它玩吗?能接受它的小呼噜声吗?这些问题,都值得好好琢磨琢磨。你觉得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