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游客

长毛猫更容易得猫癣?如果猫咪已经确诊猫癣了怎么办?

游客 昨天 13
长毛猫更容易得猫癣?如果猫咪已经确诊猫癣了怎么办?摘要: 多新手猫奴可能不知道,猫癣可不是“突然冒出来的”,而是真菌感染+环境/体质共同作用的结果。今天就用病因拆解+传播真相+预防攻略,帮你彻底搞懂这件事~猫癣的本质:真菌感染,最爱“乘虚...

多新手猫奴可能不知道,猫癣可不是“突然冒出来的”,而是真菌感染+环境/体质共同作用的结果。今天就用病因拆解+传播真相+预防攻略,帮你彻底搞懂这件事~


image.png


猫癣的本质:真菌感染,最爱“乘虚而入”

猫癣,医学上叫“猫皮肤癣菌病”,主要由犬小孢子菌(占90%以上)引起,少数是石膏样小孢子菌或须癣毛癣菌。这些真菌有个特点:怕高温(>50℃)、怕干燥,但超爱温暖潮湿的环境(25-30℃、湿度70%以上)。

简单说,猫癣=“真菌找机会钻空子”——当猫咪皮肤屏障变弱、环境适合真菌繁殖时,真菌就会“安营扎寨”,引发感染。


猫咪得猫癣的5大诱因,90%主人都踩过!

1. 直接接触“带菌源”(最常见!)

病猫传染:猫癣是高度传染的皮肤病,健康猫和病猫直接接触(比如互相舔毛、打架),或共用食碗、猫窝,就会被传染;

环境带菌:病猫脱落的皮屑、毛发里藏着大量真菌孢子,这些孢子能在环境中存活18个月以上!如果家里没彻底消毒,健康猫接触后可能感染;

人/其他宠物传播:猫癣也能传染给人(尤其是儿童、免疫力低的人),或传染给狗、兔子等其他宠物,形成“交叉感染”。

案例:邻居家的猫得了猫癣,主人没隔离,也没消毒猫窝,结果家里的布偶猫一周后也出现了脱毛——这就是典型的“接触传播”。

2. 环境太潮湿(真菌的“天堂”)

猫咪的皮肤表面有一层“弱酸性保护膜”(pH值5.5-6.5),能抑制真菌。但如果环境潮湿(比如南方梅雨季、卫生间/阳台长期积水),或猫窝/地毯长期不晒,这层膜会被破坏,真菌趁机入侵。

划重点:南方猫、住在一楼的猫、家里有地暖/加湿器的猫,得猫癣概率更高!

3. 猫咪“体弱”(免疫力低下的“高危群体”)

幼猫(<1岁):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,皮肤屏障脆弱;

老年猫(>7岁):器官衰退,免疫力下降;

生病/应激猫:刚做完手术、感染猫瘟/传腹、搬家/换粮压力大的猫,免疫力暂时“罢工”,真菌更容易钻空子;

营养不良猫:缺乏维生素B、蛋白质的猫,皮肤修复能力差,感染后更难好。

案例:朋友家的奶猫,刚接回家1个月就得了猫癣——一查才发现,原主人没给它驱虫,加上环境潮湿,直接“体弱+感染”双重暴击。

4. 皮肤屏障被破坏(给真菌“开绿灯”)

猫咪的皮肤是天然屏障,但如果:

频繁洗澡(每月>2次):破坏皮肤油脂,降低防御力;

抓挠/咬毛:指甲划伤皮肤,或舔毛时把唾液中的细菌带到伤口;

寄生虫叮咬:跳蚤、螨虫叮咬后,猫咪抓挠导致皮肤破损,真菌趁机侵入。

划重点:皮肤有一点点伤口(哪怕看不见),都可能成为真菌的“入口”!

5. 长毛猫/卷毛猫(“天然易感体质”)

长毛猫(如布偶、缅因)和卷毛猫(如柯尼斯卷毛猫)的毛发更密集,通风差,皮肤表面湿度更高,真菌更容易繁殖。加上它们的毛发长,早期脱毛症状不明显,往往发现时已经扩散了~


猫癣的“传播真相”:人宠共患,别不当回事!

很多人以为“猫癣只传染猫”,其实它是人宠共患病

传给人:真菌孢子接触到人的皮肤(尤其是破损处),可能引发“体癣”(圆形红斑、脱屑、痒);

传给其他宠物:狗、兔子、仓鼠等接触病猫或其物品,也会被传染;

环境残留:真菌孢子附着在地板、家具、衣物上,能长期存活,导致“反复感染”。

提醒:家里有小孩、老人或免疫力低的人,一定要重视猫癣!


预防猫癣:3招“切断感染链”,从根源杜绝!

1. 环境管理:让真菌“无处可藏”

保持干燥通风:每天开窗通风30分钟,梅雨季用除湿机(湿度控制在50%以下);

定期消毒:用宠物专用消毒水(如过硫酸氢钾)擦拭地板、家具,猫窝/毯子每周用热水(>50℃)烫洗+暴晒;

隔离病猫:确诊猫癣后,病猫单独关在通风的房间,接触它的物品(食碗、玩具)单独消毒,3个月后再混用。

2. 猫咪护理:强化皮肤屏障

科学洗澡:每月最多洗1次,用宠物专用沐浴露(pH值5.5-6.5),洗完立刻吹干(吹风机距离20cm以上,避免高温);

定期梳毛:每周2-3次用排梳/开结梳梳毛,减少毛发打结,保持皮肤通风;

补充营养:喂含Omega-3(美毛)、维生素B(修复皮肤)的猫粮/营养膏,增强皮肤抵抗力。

3. 提前筛查:高危猫定期检查

幼猫/老年猫:每月用伍德灯(宠物医院常用)检查皮肤,早期发现圆形荧光(真菌在伍德灯下会发光);

新猫到家:隔离观察2-3周,确认无猫癣再混群(新猫可能携带潜伏期真菌)。

得了猫癣别慌!正确治疗+耐心护理,1-2个月能好!


如果猫咪已经确诊猫癣,记住这3步:

1. 外用药:局部杀菌

抗真菌药膏(如特比萘芬乳膏、克霉唑乳膏):每天涂2次,涂到患处及周围2cm(防止扩散);

药浴(严重时用):用2%咪康唑洗剂泡澡(每周1-2次),泡10分钟后冲洗干净。

2. 口服药:全身控制(严重时用)

抗真菌药(如伊曲康唑、特比萘芬片):按体重计算剂量(需遵医嘱),连续吃4-6周(不能擅自停药,否则易复发);

护肝药(配合用):抗真菌药可能伤肝,可喂护肝片(如谷胱甘肽)。

3. 环境消毒:防止复发

每天用吸尘器清理猫毛(避免孢子漂浮);

病猫的窝垫、玩具用蒸汽消毒(120℃以上,30分钟);

家人接触病猫后洗手(用肥皂洗2遍),避免传染给人。

猫癣不是“绝症”,但也不是“小问题”——它需要环境+护理+治疗三管齐下。只要早发现、早干预,多数猫咪1-2个月就能恢复;如果拖延或处理不当,可能反复发作,甚至引发更严重的皮肤病(比如细菌感染)。

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