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竹鼠品种选择
1. 常见品种
中华竹鼠:适应性强,肉质佳,适合新手养殖。
银星竹鼠:体型较大,生长快,但繁殖率较低。
红颊竹鼠:抗病性强,但分布较少,需注意引种渠道。
选择原则:根据当地气候、市场需求选择,优先选体质健壮、无遗传病的种鼠。
二、养殖场建设
1. 选址要求
安静避光,远离污染源,通风良好,湿度控制在60%-70%。
2. 圈舍设计
水泥池:单池尺寸建议长×宽×高=1.2m×0.8m×0.6m,池底垫干草或木屑。分区规划:分设繁殖区、育肥区、隔离区,繁殖池需增设产仔箱(内铺软草)。防逃措施:池顶加盖铁丝网,池壁光滑(防攀爬),池间留10cm间隙防打斗。
三、种鼠管理
1. 选种标准
年龄:4-8月龄(性成熟期),体重1.2kg以上。外观:毛色光亮、眼睛有神、无外伤或脱毛,门齿完整(橙黄色为健康标志)。
2. 配种比例
推荐1公配2-3母,避免多公同池引发争斗。发情识别:母鼠阴部红肿、频繁走动、主动接近公鼠时,及时合笼交配。
四、饲料管理
1. 饲料类型
粗饲料:新鲜竹子、皇竹草、甘蔗(每日投喂量占体重15%-20%)。精饲料:玉米粉40%+麦麸25%+豆粕20%+鱼粉5%+预混料10%(每日每只20-30g)。补充营养:繁殖期添加胡萝卜、红薯等维生素饲料,育肥期增加玉米比例。
2. 投喂要点
每日2次(早晚各一次),粗饲料需清洁无霉变,精饲料现配现喂。冬季可增加能量饲料(如南瓜),夏季提供多汁草料(如象草)。
五、繁殖技术
1. 繁殖周期
妊娠期约60天,年产仔3-4胎,每胎2-6只。母鼠哺乳期30-35天,幼鼠2月龄后可分群育肥。
2. 产后护理
产仔后保持环境安静,避免母鼠受惊食仔。幼鼠10日龄开眼,20日龄补喂嫩竹枝,逐步过渡到常规饲料。
六、疾病防治
1. 常见疾病
腹泻:多因饲料霉变或水分过多,可喂食干草并投喂土霉素(0.1g/只)。呼吸道感染:保持通风,用恩诺沙星(0.2ml/kg)饮水治疗。寄生虫:定期用阿苯达唑驱虫(按说明书剂量)。
2. 预防措施
每周消毒圈舍(聚维酮碘溶液),粪便及时清理,新引进种鼠隔离观察15天。
七、注意事项
1. 合法养殖:办理《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》,确保符合当地法规。
2. 引种风险:避免从疫区引种,选择正规养殖场并索要检疫证明。
3. 市场调研:提前联系餐饮、药材收购商,或通过电商平台销售。